电话: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邮箱:455743647@qq.com
网址:www.aamei.org.cn
【案例分享】中机五建“走出去”的经验与教训
发布日期:2015-06-03 11:17:08
(二)教训
印尼南加项目长廊道
1、财税政策了解不足。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我们与业主签的合同是含税合同。根据印尼税务规定,外资建筑公司的主要税种包括合同额10%的增值税和合同额4%的预扣税,再加上个人所得税、分支机构税等,项目实际税负高达合同额的18-20%,比国内建筑业的税负要高出很多,对项目损益和资金流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2、物流困难估计不足。物流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周期长、成本费用高,印尼被称为“万岛之国”,岛屿众多,各岛屿之间的物资全部依靠海上船运,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都非常高昂。二是清关周期长、人为因素多。
当地港口设施落后,通关时间长,吃拿卡要现象普遍。2013年7月下旬,我们有一批货物抵达马辰港,海关说我们的货代的申报单有误,不符合电脑程序,折腾了2个月,仍不予放行。我们的项目总指挥实在等不及了,就亲自赶到海关去交涉,支付了不菲的所谓的操作费后,第二天即予放行。
3、签证难度超出想象。印尼属劳务大国,对于外劳的控制非常严格,规定需持有工作许可证方可在印尼工作,而工作签证只发放给印尼本国缺乏的技术专家,办理程序复杂,牵涉部门众多,费用支出高昂。而且,印尼规定持商务签证在印尼工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将被处以重罚或监禁。
因此,在印尼形成了一批专门提供签证服务的中介机构,向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输送利益。从南加海螺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工作签证办理至少2个月,费用约20000元/人,签证问题对于人员投入、成本开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建议
(一)、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调研目标市场、开展全面风险评估是“走出去”前必须做好做实的基础工作。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投资失败案例不在少数。
风险评估应包环境风险(政治形势、自然条件、宗教禁忌、文化差异等)、经济风险(通货膨胀、汇率波动、贸易保护等)、技术风险(专利、标准等)、经营风险(资金、合同、物流、用工等)等各个方面,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走出去”的风险与成本。
(二)、努力促进本地化发展。我们“走出去”以后,要想站稳脚跟、长远发展,必须逐步实现管理的本地化,重点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力资源的本地化。华为、联想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企业,均在主要区域市场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工厂,除关键岗位的高管外,绝大多数的员工都实现了本地化,既提供了就业,又能够很快适应当地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本地化。既然“走出去”了,原有的管理文化就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可能水土不服。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传统和习俗,努力吸收当地的优秀文化,形成能够“接地气”的改良文化,像“肯德基也卖豆浆油条”那样,不断推动本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