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邮箱:455743647@qq.com
网址:www.aamei.org.cn
中国制造2025 能否拉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布日期:2015-06-05 14:16:25
中国制造2025需摒弃传统工业的发展套路,提高技术研发力度,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是硬道理。
被视作推动中国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正式对外发布。对于中国制造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与过去彻底告别似乎并不容易。
不是“工业4.0”
提到制造2025,绕不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即为中国版工业4.0,认同这一提法的声音不绝于耳。
齐鲁证券不那么认为:勾勒中国未来10年的转型蓝图,绝不仅是中国版“工业4.0”。其观点主要是:以工业4.0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虽然是重要内容,但方案核心在于通过五大战略性工程和十大重点领域及六大配套措施,全面勾勒出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转型、触网、升级”的宏伟蓝图。齐鲁证券分析,“中国制造2025”可类比2008年四万亿中的“十大重点领域”及2010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法。
当然,最权威的否认是
作为牵头部门,工信部的解读无疑值得关注。工信部部长苗圩用“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来对比“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相同的地方,就是更多的是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结合、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来带动整个新一轮制造业发展;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两国工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德国基本上实现了3.0,中国的工业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有的企业还要补2.0到3.0这一课。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不完全等同于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中国制造2025》从始至终贯穿着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是它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革命制定的一个规划,它还要顾及到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顾及到我们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信部副部长苏波透露了更多细节,未来还会专门制定一个跟德国4.0相类似的规划。
蓝戈智库王镓垠则联想到“两化融合”。他呼吁,在轰轰烈烈的跟风热潮中,要冷静地分析与思考:“工业4.0”虽由德国提出,但其实各个国家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例如我国已经提出的“两化融合”及“两化深度融合”,其目的、路径及大多数内容与“工业4.0”基本一致。
比“工业4.0”内涵更多
既然不能画等号,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何与“工业4.0”区别开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顾问院长郭重庆对“工业4.0”的概念就不赞同,“我并不赞成德国‘工业4.0’这一提法,德国经济本身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这与中国的劳动力占优势国情也不同。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太强调技术了,着眼点也太微观了,而且是自上而下的人为导向变革,这和当前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有出入,我不认为照搬德国‘工业4.0’那套就适合中国。”在郭重庆看来,中国的工业变革应遵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互联网哲理,聚集“全球大脑”与“万众智慧”的特征,以两个平台(开源平台和众包)释放全球智慧,促进创新、创业。
“‘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说。他解释,“‘中国制造2025’面向整个制造行业,它不是具体规划,而是面向全行业的行动纲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是它的三个发展方向。
从时间维度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提到,我们要从2.0、3.0向4.0推进,任务更加艰巨,但是最终会形成双方在4.0上的会合。
对于这一维度,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工业4.0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德国在工业1.0、2.0、3.0基础上提出工业4.0,中国制造业则要2.0、3.0、4.0同步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
“进程缩短是可行的,因为很多事情本身的发展有一定规律,但超越发展,弯道超车要慎用,还是要客观地缩短进程。”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提醒,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这条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把制造业作为很重要的推动力量。到了工业化后期的时候,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减慢,但是总量并没有减少。
“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之际,正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认为这不是巧合:“一方面,新兴业态、新的增长点正在破茧而出,为中国经济打开敞亮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受困于成本增加和销售困难,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这是一个关键档口。中国制造2025遇到的挑战比德国工业革命4.0更为复杂,也更加艰巨。”因而,他也认为德国经验不能照搬,技术提供者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这列车在过去几十年为了追求规模效益,一味盲目提速,导致信息化基础薄弱、混乱的市场竞争秩序、体制约束和观念固化严重等现实问题。”评论员兼制造业从业者聂光辉认为,应该先从“两化融合”开始,中国政策导向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各区域信息化程度也参差不齐。而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两化融合”原本就不够重视,很多制造企业还停留在企业门户网站的概念上,更不要谈什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先进制造等概念。
聂光辉归结,“中国制造2025”所提倡的生态圈层的前提还有待进一步淬炼,制造业作为国家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体制的问题,很长一个时期是以求稳为主,如冶金、金属加工等行业依旧是以原材料粗加工为主要业务内容,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限制了一部分企业的业务延伸。处于体制优势的企业则往往利用自身优势制约同行业其他竞争者,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创新动力不足。
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也认为中国现在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但他也明白,“面临这股变革的浪潮,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竞争力仅仅依凭于成本低、便宜,是站不住脚的。”
质量比概念实在
不少人自己也发现,观点谈到最后,比“工业4.0”概念之争更重要的依然是说了千万遍的质量。
“中国制造2025”所描绘的蓝图,的确让中国的制造业感受到了兴奋点,但是无论从市场圈层的形成,还是从技术革新、人才结构更新、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中国制造还需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中国制造要想有大的突破是不可能的。因此,还是要回归理性的角度看待中国制造。
认为,不要概念要质量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大特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明确表示,提出质量为先,主要是考虑到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应该是向好的,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在基础领域,我们的一些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系统,质量和可靠性不是太高,长期依赖于进口,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在一些行业高端产品的设计制造方面,质量和可靠性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改变这种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将质量形容为我国制造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上天”“入地”“下海”的巨大成就,但产品质量不高问题却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他总结,这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域基本的符合性质量问题仍大量存在,导致不少产品质量不合格。据统计,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虽然达到了92.3%的历史高位,但仍有23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一些装备的关键材料、基础部件、核心系统质量不稳定或是可靠性不高,必须依赖进口,导致研制生产长期受制于人;一些产业缺乏高端、高质量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只能定位于生产低端低附加值产品。解决这些瓶颈问题,主攻方向就是要在产品质量上实现突破提升。
“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低质量注定是产业红海,如果不把质量提升到一定程度,很难去谈创新。我认为,对基础的制造业,与其去谈创新去谈新模式,不如把质量做好,很多时候高科技就是体现在质量上。比如发动机、机器人,不是原理不知道,而是我们的质量达不到。”一位央企科研工作者称。